大埔聚焦新发展阶段、新发展理念、新发展格局,牢牢把握"两个合作区"建设带来的交通网络、产业链条、创新链条等重大利好,找准结合点、支持点、借力点,在主动对接、主动支持、主动服务中展现大埔担当,彰显大埔作为。
(一)要坚持不懈促融合,主动接受辐射带动。推动思想破冰,用改革创新来突破发展机制和制度的瓶颈,推进联动发展、融合发展。要纵深推进“放管服”改革,创造更多“大埔经验”“大埔样板”。要推动对接衔接,对接合作区体制机制,加快现代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,强化信息协同共享,打造先进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样板。要推动互联互通,以融入湾区"123"交通圈为目标,打造“井”字形高速路网和更加完善的融湾联海交通网络。要实施城市“畅通工程”,为更大程度接受“双区"的辐射带动和溢出效应创造条件。要科学规划布局商贸物流体系建设,构建县镇村三级物流网络体系。要推动共建共享,坚持以产业园区为主阵地,推动园区集约式、聚合式发展。要推动科技创新,坚持创新驱动发展,力争广州海珠(大埔)产业转移工业园创建省级高新区,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。
(二)要坚持不懈优环境,发挥资源比较优势。要全力守护绿水青山,立足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定位,守护好生态屏障、涵养好水源、做好生态修复。要落实林长制,全力创建县级国家森林城市;落实河长制,确保江河安澜,秀水长清。要大力发展旅游产业,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,主动融入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,规划建设“大埔客厅”“九龙湖"风景区。抓好中医健康养生产业园建设,力争蜜柚康养小镇进入“千企千镇"国家项目库。
(三)坚持不懈抓统筹,促进城乡均街发展。要打造生态宣居之城,扎实开展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,加快推进(‘’三旧‘’)改造,用绣花功夫做好老旧街道、背街小巷微更新、微治理、微改造,加快推进大埔大道等十二条市政路(二期)、北环路等改造提升工程,积极推动县城过境公路(三期)、工业小区大道建设;渐次拉开城市架构,高标准规划建设高圳甲口新区、万川休闲康养新城,完善璜腾坑文化旅游商贸区、内环东路综合市场等功能配套,抓好第二自来水厂、第二水质净化厂等基础设施建设,谋划建设群众文体中心,把县城打造成为更加名副其实的最美小城。要打造精致特色小镇,围绕“一主三附多点”城镇发展格局,加快推进高陂青花瓷小镇建设,统筹抓好三河红色小城镇、百侯和茶阳历史文化小城镇规划建设。要打造多彩田园乡村,认真抓好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,深入开展“千企帮千镇、万企兴万村"行动,重点推动三河镇乡村振兴大播台,打造乡村振兴新标杆。要抓好乡村建设,持续推进“美丽细胞"和回乡联村工程,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,抓好产业培植,全力促进农业更强、农村更美、农民更富,
(四)要坚持不懈惠民生,共享改革发展成果。要扩大就业促增收,深入实施“粤菜师傅”“广东技工"“南粤家政”三项工程,促进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。要增加供给提水平,谋划推进一批微改革、微创新、微服务要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,深入开展“双减"工作,加快推进西岭实验学校、高陂实验学校等项目建设。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,加快县人民医院二期改扩建等项目建设,积极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县,推进县人民医院创建三甲医院。要激发投资增活力,统筹推进交通、水利、能源、信息、物流等新老基建,抓紧谋划实施大埔电厂二期、高陂防洪堤等一批重大项目。
(五)要坚持不懈保稳定,夯实振兴发展根基。要慎重如始抓防控,做实做细各项防控工作,全力以赴推进疫苗接种,构筑“外防输入、内防反弹”的铜墙铁壁。要多管齐下强治理。扎实推进市城社会治理现代化,启动“八五”普法工作,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大埔、法治大埔。要居安思危防风险,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。